|
【瓷艺】解读当代艺术陶瓷“工艺” |
【ciyi】2013-4-29发表: 解读当代艺术陶瓷“工艺” 近十五年,对景德镇陶瓷艺术乃至整个中国的陶瓷艺术发展来说,都是一个大的变化时期,其中一个巨大的变化就是当代陶瓷艺术的市场价值和经济价值凸显,这一点从近几年收藏市场以及“雅贿市场”的火爆就可见 解读当代艺术陶瓷“工艺”近十五年,对景德镇陶瓷艺术乃至整个中国的陶瓷艺术发展来说,都是一个大的变化时期,其中一个巨大的变化就是当代陶瓷艺术的市场价值和经济价值凸显,这一点从近几年收藏市场以及“雅贿市场”的火爆就可见一般,当前国内各大拍卖行的当代陶瓷成交记录都已经进入了百万乃至千万区间,先不管这些光鲜的数字后面隐藏着什么,至少这种状态说明了一种变化,而这种变化给陶瓷艺术的从业者和创作者带来了利益,这一点从近年来各种工艺美术、陶瓷艺术大师的评比活动中就可见一斑,有人粗略的做过统计,仅景德镇一个瓷区,具有各类大师称号的人就有几百人,并有突破千人之势,每几年各类机构,政府做东开评的各类大师评比那简直比八十年代的高考竞争还要激烈,2009年的江西省陶瓷工艺美术大师评比,名额只有40几名,报名者居然达到了上千人,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再加上当前各种称号的高级工艺美术师、工艺美术师等等更是人数众多,令人眼花缭乱。如此庞大的从业群体,自然就产生了众多的陶瓷艺术作品,纵观近年在各种展览、画册、拍卖图录上出现的作品,也是泥沙俱下,良莠不齐。纵使是某些具有大师称号者,为了经济利益和市场价值不择手段者也是大有人在,其所作作品的艺术价值也就可想而知了,再加上当前当代陶瓷艺术领域内的艺术评论和艺术批评的声音较少甚至缺失,也客观上加剧了当前的混乱情态。 蓝国华《好花开四季》(s型镶器)古彩 收藏于藏乐阁当代名家陶瓷艺术馆 面对当前的这种状态,我们首先要廓清在陶瓷艺术这个特殊的工艺门类创作中,我们注重哪方面的研究?(第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样的陶瓷艺术作品才是好作品?(第二个问题)只有弄清这几个基本问题,才会使我们对当前繁杂的陶瓷艺术形态有清晰的认识,下面就这两个问题,以抒一下自己关于陶瓷“工”与“艺”的浅陋之见。 “工艺”是工艺美术的简称,它以“工艺”和“美术”的存在为前提,工艺是对手工产品进行造型和装饰的美化技艺活动,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与物质生产直接联系着的工艺文化。是指将材料或半成品经过艺术加工制作为成品的工作、方法、技艺,也指需要高度手工技巧或者运用艺术技巧的行业。对于陶瓷艺术来说,其对于工艺技术的要求就更为复杂,非一般的工艺美术门类可比。(注:虽然近年来有部分现代陶艺作品有向当代艺术靠拢的倾向,但由于其成型、装饰以及烧成等方面的独特性,仍然带有强烈的工艺美术印记)。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所载“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就是对陶瓷工艺性要求的最好注解。陶瓷工艺是一个系统化的工艺门类,它包含着泥料、釉料制备。拉坯、利坯、印坯等各种成型技艺。以及补水、上釉、彩绘、装窑、烧窑等诸多方面,只有诸方面精通熟稔,方为陶瓷工艺美术大师。在现当代,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原本要靠经验来实行的陶瓷工艺流程可能有所简化,但是一些基础的成型方法如、拉坯、印坯、倒浆、泥板等方法仍离不开人力,艺术陶瓷创作流程中的利坯、修坯、施釉、彩绘、烧成等方面就更不待言,单就拉坯来说,从一个学徒到成为一个较好的拉坯师傅至少需要三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利坯师傅的成长时间也大致如此。 李文跃《皆大欢喜》墨彩描金 收藏于藏乐阁当代名家陶瓷艺术馆 可见,要成为陶瓷工艺美术大师,其对于各种成型、装饰以及烧成方式的研究是必不可少并且相当耗费时间的,作为一个合格的陶瓷艺术创作者,这些基本的能力是必需的,而不能仅仅局限于造型的小小改变和千篇一律的绘画装饰方式,当前对于坯料、釉料研究的忽视以及对于烧成方式研究的忽视毫无疑问是令人遗憾的,实际上恰恰是这些令人忽视的方面更加容易取得突破和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效果。 通过以上对陶瓷工艺的简单讨论,由此也就带出了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在陶瓷艺术的创作当中,除造型的设计以及表面装饰的处理之外,我们同时还要注重对陶瓷工艺技术的研究,发挥陶瓷工艺技术以及材质独特性,在造型、装饰、烧成等诸方面皆有不同于前人之处,才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大师这个光荣的称号。 至于什么样的陶瓷艺术作品才是好作品?这个问题经常会被一些搞收藏而又被各种表象搞得眼花缭乱的朋友所问及,其实我觉得这个问题并不难。我个人觉得一件好作品要具有形式、工艺、意蕴三个方面。 首先陶瓷艺术作品一定要具有形式美感,形式美指的是构成作品的点、线、面、体、色彩等诸要素要协调统一,使人观看之后产生美的愉悦。它主要表现在造型的处理、画面装饰的内容、构图、色彩的处理等几个主要方面要和谐统一,不能顾此失彼,要符合形式美法则的诸多要求。对于作品纯粹新形式的追求也是陶艺创作的方向之一。 其次由于陶瓷艺术的工艺美术特性,好的陶艺作品还应该具有良好的工艺性,工艺性体现在作品整体创作过程当中的诸多方面。我们知道,一件好的作品,即便具有好的形式感,好的作品内涵,如果没有陶瓷工艺技术的支撑,一切都是枉然。而当前中国陶艺届对于陶瓷独特工艺性的挖掘和探索在当前阶段还几乎是空白,国外一些已非常成熟的独特的坯、釉料配制方式、成型方式和烧成方式在国内还很少见到,这毫无疑问给我们这些专业人员带来了很好的契机。 最后一点就是对陶瓷作品内涵的把握,也就是作品的意境体现。意境是指的是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邵大箴先生在《艺术格调》艺术中讲过:“艺术品精神内涵的容量和深度,往往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一件作品的优劣”。在我看来,作品意境的体现是一件佳作的必备条件之一,也是衡量一件作品所具有深度的最终评判标准。也就是说,作为观者,看完作品之后能够产生美好的联想,并且这种美好的联想能够时见时新,人见人新。 关键词:解读当代艺术陶瓷工艺 瓷艺ciyi相关"解读当代艺术陶瓷“工艺”"就介绍到这里,如果对于瓷艺这方面有更多兴趣请多方了解,谢谢对瓷艺ciyi的支持,对于解读当代艺术陶瓷“工艺”有建议可以及时向我们反馈。 (【ciyi】更新:2013/4/29 18:49:4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