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瓷艺】让根艺为瓷艺增辉 瓷艺 |
【ciyi】2013-1-21发表: 让根艺为瓷艺增辉 瓷艺 德化是我儿时因见过“花木兰”等瓷艺作品而心神向往的地方,直到1984年,在德化召开“福建陶瓷创新评比会议”时,我作为省二轻厅特邀代表才首次到达这个山清水秀的瓷都,见到了那晶莹如玉的建白瓷、高 让根艺为瓷艺增辉 瓷艺德化是我儿时因见过“花木兰”等瓷艺作品而心神向往的地方,直到1984年,在德化召开“福建陶瓷创新评比会议”时,我作为省二轻厅特邀代表才首次到达这个山清水秀的瓷都,见到了那晶莹如玉的建白瓷、高白瓷,以及热情好客的德化人。 我在德化及各地所见的陶瓷艺术品中,唯有瓶类作品配置有精美的木制底座,以此提高它的审美价值又增加了稳定性。而陶瓷雕塑类作品却罕见有人为它配置什么底座,也许此类作品自身造型比较完美和稳定,所以极少有人再去动这根歪脑筋。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福建工艺美术学校陶瓷专业教学之余,开始接触木雕和根雕艺术,同时萌生并尝试用根艺与陶瓷雕塑作品组合成新的艺术形态的想法。此后,我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不同材质进行组合装饰的实验,实验证明不同材质在相互对比中达到相互衬托,相互增辉的艺术效果。由此,我相信只要选择合适的朽木和树根乃至竹头竹根等等天然材料为陶瓷雕塑作品配置底座,一定能使陶瓷雕塑作品增添空间体量,产生新的艺术形式和新的意境。同时原本同一的陶瓷雕塑作品因天然树根的不可同一性而产生不可重复性,这样每件作品遂成为不可多得的绝品,这对于提高陶瓷雕塑作品的品味和价值,不能不说是一个有趣而又能使作品增值的创意。 2000年初,我带领福建工艺美术学校陶瓷专业毕业生到德化进行毕业创作并应邀在德化职专任教,期间我把这一创意理念向一些陶瓷名家叙说,建议他们利用德化山上的自然资源,使朽木、树根既物尽其用又可为陶瓷雕塑作品增辉。也许这一理念在当时的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难以实现,因为涉及要有人专门上山寻找砍伐后的烂树头、树根,挖掘和清理,加工和截取那些有利用价值的部分,这种付出显然费工费时很大,除此之外,还涉及包装难度,增加成本等等,故一直无人回应。此间,社会上饮茶之风日盛,社会上悄然走俏利用树头、树根加工成具有实用价值的茶几、茶桌并与根雕艺术并列流行,这种流行也在无形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情趣和审美情趣。 2006年,我应德化陶瓷学院的邀请再次到德化为学生授课。有一天,我参观陶瓷博物馆时巧遇我校毕业生王大山。他由泉州返回家乡德化搞陶瓷雕塑,闲聊之中,我向他阐述利用德化山上的树根为白瓷增辉的创意和自2000年以来无人回应的状况,他听后兴高采烈,欣然接受我的建议,并愿意成为我这一理念的践行者。他立刻在故乡南埕安排人手到山上,到河边去寻找树头、树根和水流木,南埕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此理念的实现提供了客观条件。这些年来,他广泛收集各种根艺。尝试与陶瓷作品组合,取得了初步成效。他利用各种机会向人们展示和宣传,践行这一理念的视觉效果。在他的推动和影响下,近几年来,德化悄然出现并开始走热,以根艺与陶瓷雕塑艺术组合的新思潮,并因此带动相关产业的出现和发展。王大山从理念到实践这一进程中竭尽全力耗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精力、财力为示范和推广这一理念做出贡献,功不可没。 让根艺为德化陶瓷艺术增辉的进程中,必然会有这样那样的难题有待不断探索和克服,艺术形式和包装有待不断创造和发展,它与任何新生事物一样不可能一开始就尽善尽美,甚至需要经历反复的失败。最终才能获得成功。我期待着德化让根艺为根艺陶瓷增辉的理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一批不可多得的更高雅的陶瓷艺术品。 瓷艺ciyi相关"让根艺为瓷艺增辉 瓷艺"就介绍到这里,如果对于瓷艺这方面有更多兴趣请多方了解,谢谢对瓷艺ciyi的支持,对于让根艺为瓷艺增辉 瓷艺有建议可以及时向我们反馈。 (【ciyi】更新:2013/1/21 19:00:53)
|